鲁滨逊漂流记章节

【教材分析】

《鲁滨逊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逊是英国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宾逊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芜人烟的海岛边。鲁滨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千辛万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还经营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居然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被救回国。小说情节生动,描写细致,富有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生于英国,是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称。代表作有《鲁宾逊漂流记》、《杰克上校》、《罗克萨娜》等。

【课文主题】

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

“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节选”写了鲁滨逊初到岛上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课文表现了鲁滨逊不畏艰险、正视现实、乐观向上、机智坚强、顽强生存的精神品质。

【课文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困难,而且很孤寂。

第二部分(8——10自然段):写鲁滨逊记录并列出自己的处境,决心开始安排自己在岛上生活。

1632年,我出生在约克市一个小康人家。我父亲是德国人……”笛福不愧是“欧洲小说之父”,整本书用第一人称讲述,瞬间拉近了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感觉读这本书就像在听一位有故事的人讲述他的经历,特别有代入感。

随着主人公的讲述,很快读完了本书的第一、二章节,对鲁滨逊怎样离开舒适的家庭,开始航海,又怎样流落荒岛有了清楚的了解。

鲁滨逊漂流记章节-1

鲁滨逊的父亲原指望儿子学法律,但是鲁滨逊却一心想去航海。有一天,鲁滨逊去赫尔时,他的一位同伴正要坐其父亲的船到伦敦去,他动心了,于是,他跟着去——这是1651年的9月1日,当时他十九岁。首次坐船鲁滨逊遭遇了风浪、晕船、大船沉没,这一次的经历使他当初的航海决心有些动摇,但犹豫不久就又满怀信心的出发了。

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鲁滨逊漂流记章节-2

第三次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在去非洲的几内亚做生意时,鲁滨逊乘坐的船不幸遭遇了一艘土耳其的海盗船,三死八伤,他被卖为奴隶,两年后因为自己的精心计划才得以逃出魔窟,途中经历了野兽的威胁,粮食和淡水的缺乏,最后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逃到了巴西。这一次航海最为惊险,但使他收获了经验、信任,还有财富。在巴西,鲁滨逊尝试经营一个甘蔗种植园,当起了庄园主,获得了成功,生活过得很顺遂。

鲁滨逊漂流记章节-3

但一段时间安稳的生活后,鲁滨逊心中的航海梦又蠢蠢欲动,加上巴西几个种植园主哄诱,所以他又开始了第四次航海。想不到,他们的船在南美洲北岸一个无名岛上触了礁,所有的水手及乘客全都淹死了,只有他一个人被高高的海浪卷到了岸上,保住了一条命。

这些经历可谓九死一生。一次次航海,一次次奇遇,一次次的脱险,主人公的形象也逐渐清晰:心中有梦、不甘平庸、聪明机智、英勇无畏。

鲁滨逊漂流记章节-4

读到主人公的故事,发觉其实我们也是故事里的那个主人公,年少时怀揣梦想,到处乱撞,撞得头破血流也绝不认输。那个较真的劲儿,活脱脱的现实版鲁滨逊。

除了有梦想,敢冲,我觉得鲁滨逊骨子里还有一种东西,那就是-善良。当他精心计划从摩尔人那里逃出,对落水的摩尔人没有动杀机,而是用枪逼着他游走,哪怕他此前曾做了摩尔人两年奴隶。对给予他帮助的船长心怀感恩,终生难忘,这些品质都十分可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ycwriter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