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候课余时间喜欢看小说,把初中高中没看懂的名著再刷一遍,无意间看到《白鹿原》,深深震撼和吸引了我,这部书是我的性启蒙老师。
那时是对性萌动的年龄,幸好它只是让我萌动,没让我冲动,现在回想起中国的性教育,我认为:应该针对孩子的年龄,适当增加一些关于性方面的教育。
书里的情节只记得主角白嘉轩和他娶过的7个媳妇像白鸽一样扑棱的奶子,还有田小娥泡枣,其他都忘的彻头彻尾了。但是我想,情景细节虽然忘记了,可当时得到一丝理解和些许体会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伴随了我们很久乃至一生。
看过白嘉轩和他各个媳妇的性爱,感受田小娥和黑娃的炙烈,又去体会白孝文和大姐的颤抖,继而白孝文在田小娥身上几次三番的失败后又突然神奇的爆发,感觉作家笔下的性爱与黄色小说的性爱是截然不同的,作家笔下的性爱就像秋日的某个傍晚氤氲在河滩庄家地里的一层薄雾,在那层薄雾的笼罩下,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都是最原始欲望的自然发生,没有矫揉和做作,而黄色小说就只是为了性爱而去描写做爱,看过之后体会不出那种炙热的颤抖。
其实在30万字当中,1万2000字的性描写真不算多,性,好不好?无性,就果然圣洁完美?关键看性在书中起到什么作用,是无性凑性,还是为性写性。依我看,这两点,书中都不存在。发生在白鹿原中那场爱恋,已经与人性、善意、丑恶牢牢扭结在一起,成为人性搏斗的一部分。假若真的无性,才是不可相信。
不能一提到“性”,就想到粗俗。“性”是人类正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是人之最本质的活动。什么人没有“性”活动?农村人就不能有“性”了吗?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我们除了创造人类,还能干什么?
《白鹿原》是写西北最底层人民的生活的作品,为何不能写“性”?写“性”就粗俗了吗?只要需要,就应该有,只要需要,就可以写,只要需要,还可以详写。这些性的描写,恰当地体现了小说中人物情爱,也正体现了最底层人们的生活的真实性。
抛开小说中关于性的描写我们发现,人物的命运走向非常悲惨,而性仅仅是一个引子。小说中最让读者感到揪心的应该是田小娥这个人物。很多人说田小娥是属于封建社会与新社会过渡段的人物。在他的身上有一种反抗的女权精神,但为什么要用性去表现这种反抗?
这其实是作者称中时最初的用意,谈到女权,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对于女性来说,自由和平等好像是一种奢求,在那样一个时代,能够接受女性的是什么呢?难道不是性吗?这种表现手法像一剂猛药,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顾此失彼,喧宾夺主。
作者陈忠实对此也表达过自己的态度,他的回答用了十个字——不回避,撕开写,不做诱饵。
其实这简单的十个字也能说明他为什么要在书中写了大量的性。在封建社会,女性地位非常低,唯一能够被男生重视的,也许只有性。陈忠实正是从这个切入点,引导读者去了解那样一个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ycwriter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